![]() |
|
7月6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協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陶瓷藝術設計高職高專創新型教育人才培養》成果作品展——“潤物有聲”,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開幕。 【與會領導嘉賓發言及開幕式活動內容】 出席開幕式的有宜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馬鐘,清華大學黨委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中國企業管理無錫培訓中心黨委書記梅亞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魏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孫振球,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吳岳軍,宜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花強,宜興市融媒體中心主任孫文華,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建云,宜興陶瓷博物館館長周小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李正安、章星、馬文甲、楊帆,以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葛軍、華健、呂俊杰、謝強,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范建軍、張正中,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談志堅、范澤鋒,江蘇省技能大師吳奇敏,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吳曙峰等三十余位領導嘉賓。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藝術中心主任蔣雍君主持。 開幕式上,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孫振球致歡迎辭。他說:國家藝術基金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培養藝術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舉辦本次作品展,既是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結項的一次集中成果匯報展出,更是展示青年陶藝工作者傳承與創新技藝水平的交流平臺。在本次項目中,我校很榮幸能夠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協作完成培養計劃、課程設置以及實訓標準的制定,共同對陶瓷藝術創作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孫振球致歡迎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在致辭中對此次作品展的命名“潤物有聲”進行了闡釋,他說:“教師這一職業有其特殊性,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才能為學生帶來貼近時代、引領時代的新知識。我們常講,教育應是‘潤物無聲,風化于成’;而教師則常以無私奉獻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而在本次展覽中,各位參與培訓項目的一線教師卻有了一些不同,你們作為展覽的主角從幕后走到了臺前,恰是一種‘潤物又有聲’?!?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致辭 項目負責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博士生導師楊帆強調:陶瓷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陶瓷藝術如何在現代實現創新是陶藝界、美術界探討的重要議題。加強陶瓷藝術設計高職高專教育是先導性、關鍵性、基礎性的工作。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教育鏈條上重要的初始環節。從源頭上為未來陶瓷藝術產業注入新鮮血液是立項的初衷所在。 項目負責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博士生導師楊帆致辭 此外,宜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馬鐘,在開幕式致辭中就這次展覽作品的質量和特點還予以了特別肯定,他說:今天作為結項成果的作品展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它生動展示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融合碰撞形成的澎湃的藝術活力。 宜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馬鐘致辭 與會發言的還有中國企業管理無錫培訓中心黨委書記梅亞萍,教師代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正安,學員代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李興振等,大家紛紛講述了針對這個項目及這次活動的真切感受。 啟動儀式現場 全體嘉賓合影 開幕式后,嘉賓們參觀了項目成果作品展。本次作品展呈現了30名學員的80余件陶瓷藝術設計作品,體現了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陶瓷藝術之美。 【項目由來、定位、開展過程及意義】 201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藝術基金(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縮寫為CNAF)正式成立。該基金是一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始終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短沾伤囆g設計高職高專創新型教育人才培養項目》是首次面向全國高職高專院校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培養項目,旨在提升骨干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和陶瓷職業技術教育的質量。 該項目從2021年7月開始籌備申請,2022年5月24日開始招生,同年6月正式立項。項目組共收到全國范圍內140余位老師的報名材料,其中不乏已經是教授身份的老師。經過為期1個月的統計和嚴格的專家評審,遴選了30名學員參加本次培訓活動。這里需要特別提到的是,項目組將一個名額給了一位來自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老師。項目負責人楊帆介紹說:“考慮到他是做管理幼師工作的。無論從地理范疇,還是教育的廣度來看,能夠有機會讓他參與這樣的培訓,讓陶瓷藝術深植到學齡前教育層面,其意義是重大的?!? 學員作品:李興振《慕》 學員作品:熊祖超《太湖石記·煮茶器》 學員作品:尹赫男《荷塘》 學員作品:杜達明 《靜夜思》 學員作品:張婧《達瓦》 學員作品:王愛芳《熠》 學員作品:曹現果《舞》 2022年7月13日至8月22日,教師們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40天的集中培訓,先后聘請了30余位來自職業教育、陶瓷藝術設計、美學研究等學術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及陶瓷行業從業者參與授課,包括講座、實操示范、考察調研、集體討論、設計實踐等內容豐富的教學環節。由于專家們的授課屬于老師教老師,這與教普通學生有很大不同。專家們所講內容強調的是思維方法、創新方法,還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認知判斷,以及自己多年的思考成果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覃川書記認為:這些內容在學員們日后獨立教學的過程中,一定會起到一種引領和升華的作用。這種對職業教育培養新模式的探索,將帶動陶瓷藝術設計教育和陶瓷行業的整體發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永善教授在線上為同學們授課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魯曉波教授講座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鄭寧教授講座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白明教授講座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邱耿鈺副教授示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華健指導學員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鶴教授雕塑示范 該項目是適應時代發展,探索新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的有益嘗試,對高職教師的繼續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它不僅是專業技能的培訓,也是教學技能的培訓。主辦方希望本次項目成果作品展能夠為社會各界帶來啟示,成為激發陶瓷專業人才創新活力的星星之火,為陶瓷藝術設計行業注入新鮮血液,為陶瓷藝術教育事業增添新的活力。 【項目主辦方、承辦方、協辦方介紹及各自重點工作】 該項目的申報主體清華大學,為本項目提供了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培訓期間邀請到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系、信息藝術設計系、雕塑系、藝術史論系的老師,同時邀請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原所長孫誠研究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常務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編審席東梅老師進行講座。各位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學科領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準備了授課內容,積極參與到項目之中。 該項目的協辦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內陶瓷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唯一高校,辦學歷史悠久,藝術底蘊深厚,是推動全國陶瓷專業發展的引領者和貢獻者,在本次項目中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作完成培養計劃、課程設置以及實訓標準的制定工作,共同管理并組織學員的集中學習活動并為教學、考察和實踐、展覽提供相應場所和設施設備。 【項目延展內容】 集中培訓后,學員返回各自的工作單位進行創作實踐。同時,作為本項目的理論延伸,每位學員都完成了一篇關于陶瓷藝術設計高職高專創新型教育人才培養的學術論文。這些項目成果代表著陶瓷藝術設計職業教育的中堅力量對創作的體悟和對教育教學的思考。 本次展覽中的全部作品將與學術論文一同收錄進《“潤物有聲”國家藝術基金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項目 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教師作品集·論文集》。該作品集·論文集由本項目負責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博士生導師楊帆擔任主編。 (編輯:紫砂壺一號 來源:紫砂壺藝術網)本文章來自網友投遞或資訊集錄,如果侵犯你的權益,請發郵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編,將盡快做出處理。 |
展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