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shh3"></em>
    <ol id="fshh3"><strike id="fshh3"><u id="fshh3"></u></strike></ol>
  1. <th id="fshh3"><track id="fshh3"></track></th>

      <th id="fshh3"><track id="fshh3"></track></th>

      你的位置:首頁 > 拍賣資訊 > 正文

      名家紫砂壺成拍場“績優股”

      紫砂壺藝術網 時間:2018/10/12 15:55:33 【字號 】 【關閉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藝術品拍價持續上漲,紫砂壺已成為繼名家書畫和明清瓷器之后又一類收藏佳品。一些大師級紫砂作品成交價動輒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尤其是現代“壺藝泰斗”顧景舟大師,由于紫砂藝術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很廣,其聲譽已可媲美明代紫砂大名家時大彬,因此他的作品在拍賣場上極受藏家青睞,成交價迭創新高。

        中國最早的紫砂壺出現在明代正德年間,至萬歷年間形成以時大彬為代表的第一個制作高峰;清初康熙年間,以陳鳴遠為代表形成了第二個高峰;乾隆嘉慶時期,又形成以陳曼生和楊彭年為代表的第三個高峰。一般而言,民國以來的名家制壺價格相對便宜。新中國成立后,顧景舟、何道洪等現代大師制作的名壺藝術水平又達到了新的高峰。

        自上世紀80年代紫砂壺進入收藏市場后,一批名家紫砂作品開始走俏拍場,行情十分紅火。如早在2011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中,一件由顧景舟、韓美林合作的“提梁盤壺”就曾創下1150萬元的高價;在同年北京匡時秋季拍賣中,由紫砂名家何道洪所作的“大涵壺”與“三色松竹梅提梁壺”分別以782萬元和770.5萬元拍出;在2013年北京保利春季拍賣中,一件由顧景舟制壺、吳湖帆畫風動竹枝、贈予江寒汀的“寒汀石瓢壺”以1495萬元成交;在2015年北京匡時秋季拍賣會上,一件由顧景舟和吳湖帆攜手共創的珍品“相明石瓢壺”以2702.5萬元的高價成交;同年12月底,在杭州西泠印社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大清乾隆年制款朱泥御制萬壽壺”以586.5萬元成交,另一件“清嘉慶·楊彭年制、陳曼生及楊彭年刻紫泥觚棱壺”以356.5萬元拍出;在2017年北京東正春季拍賣會上,一件“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的矮井欄壺”以1782.5萬元成交。尤其是在2018年6月中旬北京東正春季拍賣會上,兩件顧景舟制紫砂壺均以高價成交,其中,備受關注的“顧景舟制扁腹壺”經過眾多買家的競投,最終以3450萬元的天價成交。此壺為扁腹形,壺體圓潤,短流,圓形壺柄,乳釘形蓋。當代畫家范曾畫作刻于壺體,又有陶淵明《歸去來辭》中詩句:“樂夫天命復奚疑”,更添無限情趣,可謂十分難得。另一件“顧景舟制掇球壺”則以483萬元拍出。

        近年來,名家紫砂壺儼然已成為拍場的“績優股”,成交價與日俱增,像顧景舟、何道洪等現代紫砂大師的作品,拍價動輒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這已不是一般的收藏愛好者所能企及的。對于初涉紫砂壺收藏的愛好者,可從當代中青年紫砂名家的作品入手。因為紫砂壺作品的優劣,除了與泥料有關,主要在于制作工藝。目前,當代中青年紫砂名家作品的價格相對較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作品的潛在價值肯定會顯現出來。

      (編輯:紫砂壺一號 來源:上海金融新聞網)本文章來自網友投遞或資訊集錄,如果侵犯你的權益,請發郵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編,將盡快做出處理。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观看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_5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_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em id="fshh3"></em>
        <ol id="fshh3"><strike id="fshh3"><u id="fshh3"></u></strike></ol>
      1. <th id="fshh3"><track id="fshh3"></track></th>

          <th id="fshh3"><track id="fshh3"></track></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