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紫砂壺、紫砂杯、玻璃杯、瓷杯、搪瓷杯使用久了,在這些器皿的內部和外部都會形成茶垢和茶銹。那茶垢和茶銹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 茶垢和茶銹,經常喝茶的我們往往分不清,大多數人以為茶銹和茶垢是一個概念,其實不然,這兩者在生成過程中是有先來后到的。首先需要了解兩個名詞:茶銹和茶垢。 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化學成分,鞣質就是其中的一種。鞣質化學性質不穩定,遇到氧氣后就會被氧化而變成暗色,這也是為什么茶水放置后顏色會越來越深的原因。而鞣質在持續的氧化過程中,分子之間也會發生反應使自己越來越大,最后生成名為鞣酐的化合物。鞣酐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棕色物質,它會慢慢從茶葉中沉淀出來,依附在茶杯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層棕紅色的茶銹。 而茶垢則是沒有喝完或放得時間較長的茶水暴露在空氣中,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銹中的金屬元素發生氧化反應后形成的,茶垢附著在杯子內壁。 網上眾說紛紜,有的說它們好,可以無茶而生香,有的則說危害健康,應該清理掉: 有些人說“茶銹”很重要。那是因為長久使用的紫砂茶壺,內壁掛上一層棕紅色茶銹,使用時間越長,茶銹積在內壁上越多,故沖泡茶葉后茶湯越加醇郁芳馨。長期使用的紫砂茶壺,即使不放茶,只倒入開水,仍茶香誘人,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根據科學分析是因為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茶銹”,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能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 也有人說,長時間沒有清洗茶垢的茶具在濕潤環境中有可能滋生霉菌。有謠言稱茶垢含有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物質,喝了對身體不好。 要了解茶垢是否有害健康,要首先了解茶垢的成分。茶垢中含有很多化學物質,其中的鞣酐是茶葉中的鞣質(一種復雜的酚類有機物,化學性質很不穩定)暴露在空氣中被氧化、聚合形成的棕紅色化合物,難溶于水,慢慢從茶葉中沉淀出來,依附在杯壁或壺壁上。另外,茶垢中還含有一種物質,是茶葉中的茶多酚與金屬元素(不是重金屬元素)發生氧化反應后形成的,后者就是茶垢有害說法的主要原因。需要強調的是,茶垢中確實含有茶多酚與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鈣、鎂等化合物。但是否含有重金屬化合物,則取決于茶葉的質量和泡茶用水的水質。 勤洗茶垢有益無害 綜上是否可以說只要茶葉好、水質好,我們就不用管茶垢了呢?并非如此。僅從衛生角度來講,茶杯和茶壺不清洗干凈不利于身體健康,因為附著的茶垢長時間不清洗,可能會滋生霉菌。 還有人說,紫砂壺上的茶垢可以養壺,不需要清理。紫砂壺適合泡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特殊分子結構(細密氣孔)造成的透氣性好。當然,這種氣孔能起到一定的重金屬吸附的作用。紫砂壺用的時間久了,氣孔被茶垢填滿后,勢必也會在茶具內壁上附著,出現衛生問題。茶垢的堆積還會影響紫砂壺的透氣性。因此,從這個角度說,紫砂壺也應該定期清洗。茶垢越厚越難清洗,因此,日常的清潔和定期清理同等重要。 茶銹、茶垢該如何清洗呢? 茶杯、茶壺用久了,就會有大量茶垢,用海綿蘸鹽摩擦,可輕易去掉。 茶杯、茶壺內放入一小勺桔子粉或桔子汁,裝滿清水后放置2-3小時,這樣茶垢與茶具失去了粘合力,就容易除去。 用燙熟的土豆皮擦拭紫砂壺的壺身;把土豆皮放進茶杯里,然后倒入熱水,蓋上蓋子燜一會兒,5到10分鐘后,倒出土豆皮。這時候再用清水刷洗一遍,就能夠很輕松地去除茶垢了。這是由于土豆皮里含有大量的淀粉,用開水沖燙以后,淀粉形成膠體溶液,這個膠體溶液具有很好的吸附和去污能力,因此用這種辦法就很容易地把紫砂茶杯里的茶垢除去了。 (編輯:紫砂壺一號 來源:搜狐)本文章來自網友投遞或資訊集錄,如果侵犯你的權益,請發郵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編,將盡快做出處理。 |
展會信息
|